2019年协作机器人行业发展蓝皮书发布:百家争鸣的序幕已经开启!
时间:2019-09-19 10:17:34 来源: EZ-Robot
自2008年以来,协作机器人行业从萌芽期进入快速成长期。高工产研机器人研究所(GGII)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7月,全球协作机器人厂商数量已超过100家,其中进入中国市场的协作机器人厂商数量超过70家。
“协作机器人”已经从概念到深入人心,并逐渐成为各机器人厂商争相布局的战略产品。
得益于其拥有较高的柔性、安全性和易操作性,协作机器人相较于传统工业机器人具有更广的应用延展性,不仅可以在工业领域应用,还可以应用在商业服务领域,具备足够高的天花板和足够大的需求前景,这正是协作机器人取得高速发展的原因所在。
GGII数据显示,自2015年以来,中国协作机器人市场进入发展快车道,规模年均增速在50%以上,大大高于传统工业机器人行业的增速。2018年下半年虽然工业机器人市场整体“遇冷”,但中国协作机器人市场全年销量依然取得近50%的增速,大大高于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整体增速。
其中,以节卡机器人为代表的中国协作机器人厂商表现亮眼,市场份额提升明显。
值此契机,高工机器人研究所携手节卡机器人,潜心打造了《2019年协作机器人行业发展蓝皮书》,并于2019年9月17日下午13:30,在工博会M8-03会议室举行以“无线互联 共融协作”为主题的2019协作机器人蓝皮书发布仪式!
发布会现场
此次发布会由高工产研和节卡机器人主办,由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机器人展联合主办,上海市机器人行业协会为指导单位,获得了高工机器人研究所(GGII)的智库支持,以及上海交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上海添唯认证技术有限公司等科研机构的支持。协作机器人领域的相关从业者、生态合作伙伴,以及媒体朋友共200余人参加了此次发布会。会议由高工产研董事长张小飞博士主持。
自2017年在工博会上正式发布《2017年协作机器人行业发展蓝皮书》以来,收获了行业内众多正向的反馈,这份被誉为协作机器人领域划时代之作的报告,分享了行业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案例,填补了行业的空白。今年,《协作机器人行业发展蓝皮书》已走进第三个年头,并在工博会如约而至。
本蓝皮书根据协作机器人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多年的实践经验,对协作机器人行业的发展态势、市场规模、技术标准与趋势、应用场景及面临挑战进行分析,旨在帮助协作机器人产业链中相关企业了解协作机器人产业当前最新发展动态,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经营决策。
发布会上,上海市机器人行业协会会长戴柳、上海交通大学机动学院熊振华教授,上海节卡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CEO李明洋发表了致辞。多位嘉宾共同启动了此次仪式。
启动仪式(从左到右):高工产研董事长张小飞、上海市机器人行业协会会长戴柳、
节卡机器人CEO李明洋、上海交通大学机动学院熊振华教授、上海添唯认证技术有限公司部长姚应涛
接着,高工产研董事长张小飞博士分享了2019年中国协作机器人市场分析报告。他在分析协作机器人行业发展态势时表示,2018年中国协作机器人市场融资规模3.75亿元,达到历史新高;2019年上半年,融资规模1.5亿元左右,较上年同期回落明显。
高工产研董事长张小飞博士
其中,节卡机器人在2019年4月获得亿元B轮融资,成为2019年上半年协作机器人领域唯一一个获得亿元级别融资的企业,同时也是该领域单笔融资额最高的企业。
张小飞指出,“资本对于协作机器人的认知回归理性,在众多‘同质化’的协作机器人产品中,最终比拼的是厂商的综合实力。”
对于中国协作机器人发展现状与未来,节卡机器人CTO许雄博士以节卡小助系列协作机器人举例,已具备无线示教、图形化编程、拖拽示教、一体化关节、碰撞保护、视觉安全防护、机器人控制、高精度关节伺服控制、力控等9大核心技术,以及路径规划、轨迹平滑、动力学控制、安全控制、高精度伺服控制、末端抖动抑制等6大核心算法。
节卡机器人CTO许雄博士
除了易用性和灵活性外,安全问题是人机协作系统的基础,协同工作必须以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为前提。节卡小助系列协作机器人拥有一级视觉防护+二级碰撞防护+卸力回弹+防夹推拉的多重保护安全防护性能,确保人机协作环境下的安全。
在传统工业机器人逐步取代人类完成单调、重复性高、危险性强的工作时,协作机器人开始慢慢渗透至各工业领域。当前阶段,已经能实现协作机器人与人混线生产,随着机器人智能水平的提升,下一阶段将是人机混合智能,实现人机共融。
未来,“人”的角色依然是“定性”判断的决策者,负责监督控制和任务安排,机器则从“定量”计算推理升级为“模仿”判断决策,具备模仿学习和容错能力。
许雄说道:“届时,节卡机器人的人机混合智能也将从机器人技术、新型材料、人工智能、人机交互、云端数据等多个维度得以体现,创造无限可能。”
接下来,上海交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吴建华从技术角度对协作机器人进行了介绍,协作机器人的技术指标包括本体重量、运行速度、有效载荷、安全等级、定位精度、工作空间等。
上海交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吴建华
国内外协作机器人技术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传感器、冗余自由度、控制架构三大方面,未来协作机器人在技术上将进一步提高位置误差容忍度、具备移动基座能力、实现层级式智能。
节卡机器人副总经理孟小波则从协作机器人在中国的应用角度来分析,在工业领域,国内协作机器产品主要应用于3C电子、汽车零部件、机械加工等行业。2018年,3C电子应用市场份额缩减,同时,五金卫浴、机械加工、化纤、化妆品等细分市场同比増幅明显。
节卡机器人副总经理孟小波
因协作机器人可以对人类进行感知,安全性高,还被用于服务行业。在服务领域,科研教育是目前主要的应用市场,医疗、物流、商业零售等领域也正快速兴起。
2019年,节卡机器人除了在包装及电子制造等领域大展拳脚,在今年汽车装备行业整体遭遇业绩下滑,尤其是对整体产线及系统装备的影响比较大的大环境下,节卡已经在汽车零部件行业取得了一系列良好成绩。
孟小波认为:“短期来看,由于行业整体自动化水平提升需求的推动,3C、汽车零部件、教育等行业用量增加特别快;长期来看,传统的生产造业,如服装衣帽等大量劳动密集型行业需求更加旺盛。”
上海添唯认证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蔺道深从CR认证看中国协作机器人的发展。协作机器人的认证未来将包括安全、性能、可靠性、智能化等多层次的认证。
上海添唯认证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蔺道深
“未来认证会覆盖协作机器人整条产品链,包括协作机器人上游、中游和下游产品,例如协作机器人关键零部件认证,包括关节模组,电机,驱动器等,协作机器人整机认证,协作机器人系统集成认证等。”蔺道深进一步指出。
不可否认,经过多年的培育,中国市场对于协作机器人的认知度与接受度获得较大提升,越来越多的厂商着手布局协作机器人,也越来越多的厂商进入中国市场。
GGII预计,未来3-5年中国协作机器人市场年均增速将在35%以上,持续领跑整个工业机器人行业。同时,中国协作机器人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各类厂商之间的竞争将主要体现在渠道的争夺、头部客户的卡位以及生态的搭建上。
其中,不可避免的将会是价格竞争、服务竞争、人才竞争等,市场竞争的不断裂变将会加剧市场格局的不确定性。
可以说,协作机器人百家争鸣的序幕已经开启,未来将会是剩者为王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