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正当其时
时间:2016-08-29 09:55:01 来源: 无锡日报
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机器人产业发展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而工业机器人作为镶嵌在制造业皇冠上的一颗明珠,更是凭借高效率、高精准的柔性化生产体系优势,一跃成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支撑技术和信息化社会的重要生产装备。当前,惠山经济开发区正以“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引领,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鼓励企业机器换人,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
惠山经济开发区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的优势
未来4到5年,我国产业升级步伐将不断加快,工业机器人发展也将迎来爆发期。当前,惠山经济开发区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主要有以下优势:
多重政策利好助推产业发展。近日,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三部委联合印发了《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同时集政、产、学、研、用、融为一体的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正加快组建,国家机器人行业协会也在抓紧成立之中。“十三五”期间,以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装备将实现爆发式增长。除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无锡市提出重振产业雄风,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鼓励企业机器换人,并于2016年1月成立了无锡市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协会,为开发区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带来了契机。
科研院所集聚提供强大技术支撑。目前,惠山开发区拥有丁汉、李龙土、王育竹等4家院士工作站,华科大无锡研究院、清华高清数字研究院、中科院电工所无锡分所等2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分支机构,物联网、桥门式起重机、机动车辆等6个国家级检测重点实验室,以及4个国家级孵化器,1个国家专利技术(无锡惠山)展示交易中心,为发展工业机器人等智能制造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惠山经济开发区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对策建议
找准定位,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在汽车领域,针对汽车配件、五金工具、阀门等需要热挤压成型工序的压铸机及其全自动化装备,重点打造压铸件取件喷涂机器人、液压机上下料机器人及压铸件机器人去毛刺加工装备,实现质量和效益双提升;在航空、航天领域,针对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领域操作空间大、柔性好、低成本、效率高的智能化机器人加工装备要求,重点打造能应用于多品种、小批量、复杂曲面类零件的机器人铣削加工装备、机器人自动钻孔装备、机器人去毛刺装备等;在视觉导引领域,针对汽车零部件机器人装配、太阳能光伏生产企业的视觉导引搬运机器人及视觉导引装配机器人,打造视觉导引的硅锭机器人搬运、视觉导引装配机器人等智能装备,实现机器人与机器视觉检测的集成应用,提高机器人智能化水平。力争到2025年,在惠山区形成20家以上机器人核心企业,并覆盖100家以上无锡及周边地区企业,形成工业机器人相关产业产值超百亿元规模。
把握关键,塑造核心公共平台。围绕立足惠山、面向无锡、辐射长三角的目标,全力打造无锡惠山机器人加工与智能制造服务联盟,重点与上海交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共建机器人辅助加工技术服务平台,与华中科技大学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建机器人标定与测量技术服务平台,与华科大无锡研究院共建机器人系统集成技术服务平台及机器人技术培训服务平台,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共建服务型机器人研究中心,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建航空装备智能加工中心。通过承担机器人自动化项目、开展机器人前沿技术研究,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孵化高新技术企业,积极打造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机器人技术公共服务机构。同时,依托江苏省特检院无锡分院的技术力量,积极筹建江苏省工业机器人检测中心,全力打造工业机器人一站式检测服务平台,真正为无锡市乃至江苏省的机器人相关制造及应用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研发、加工、检测、培训等成套服务。
立足实际,培优扶强龙头企业。打造机器人主题产业园,引导工业机器人产业链及生产要素的集中集聚,特别是促进各项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不断壮大开发区工业机器人产业规模。重点依托无锡惠山机器人加工与智能制造服务联盟优势,结合华科大无锡研究院机器人应用技术中心的项目资源和项目意向以及无锡当地机器人企业的项目发展需求,选择一批优势明显的项目进行联合攻关。重点与天奇物流在装配机器人领域开展合作应用,与凯迪动力在谐波减速器方面共建研发实验室,与信捷电气在机器人控制器等方面合作技术攻关,推动荷兰awl机器人、安之卓医疗机器人等企业在工艺改进、产品产业化等方面获得新突破,推动黎曼机器人制定机器人智能装备的标准化与产业化行业标准,努力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业机器人企业,推动开发区工业机器人产业向标准化、专业化和品牌化方向发展。
真心实意,汇聚服务企业新动力。强化政府引导和服务功能,深化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实现技术链与产业链的无缝对接、双向融合和优势叠加。探索政府引导和扶持相辅相成的机制,成立惠山区机器人加工与智能制造协会,设立机器人产业专项扶持基金,引导企业用足用好技改贴息、购买设备贴息、产学研合作贴息等各类微政策,鼓励传统企业加快嫁接机器人技术,重点对企业与华科大、清华大学、中科院等科研院校的深度合作所形成的发明专利产业化成果进行专项补贴。大力引进一批符合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创投、风投基金,加快构建多元化的资金链,有效破解机器人产业发展的资金难题,为初创期、成长期的机器人企业提供金融支撑,通过杠杆效应撬动更多的传统企业聚焦“智能制造”,全面调动企业、院校研发的积极性,积极营造有利产业发展的良好“小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