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夫特游玮:国产机器人目前没有附加值 没什么利润
时间:2016-08-31 09:30:08 来源: 澎湃新闻网
中国企业升级换代,首当其冲是机器人技术领域。中国的机器人技术起步晚,如何在强手林立的市场立足?目前看来办法不多,要想进入主流的汽车制造机器人市场还不现实。但办法总是有的,跨国巨头不可能占据所有的空间,比如来不及做好中小企业的服务。技术可以慢慢积累,也可以海外并购,但终归还是要有说服市场的办法。对此,去年底,在纪录片《中国实验室》拍摄期间,澎湃新闻记者采访了安徽埃夫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游玮。
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方向
问题:引进意大利技术,你们是怎么考虑的?
游玮:中国做自主品牌机器人这条路还是非常艰难的,我们与国外竞争对手的差距非常大,国外做了三十多年,而中国做了还不到十年,如何能够快速地迎头赶上?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除了坚持自主创新,还要整合国外技术团队和技术资源,吸收、消化、再创新。我们有快速吸收国外优秀技术团队经验的能力,现在有爬到巨人肩膀上的能力。
基于这个思路,我们开始寻找并与海外优秀技术团队进行战略合作。2014年我们收购了一家做智能喷涂机器人的公司,补充了我们喷涂机器人的产品线。这家公司做机器人做了二十年,对智能视觉技术、专家系统,对我们其他领域机器人的产品开发,也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作用。这个收购成功之后,今年(2015)我们还同时开展两个细分领域的机器人海外团队的技术并购。
我们在海外寻找到的资源必须与埃夫特的细分市场形成互补。就像喷涂,它是一个细分市场,工艺要求非常高,需要很长时间的技术积累,我们接下来做的是铸造、金属加工。这些细分市场的深度介入,对我们机器人的工艺、功能、智能化的提升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问题:机器人的视觉和智能是不是机器人发展的方向?
游玮:现在的工业机器人,从某种程度上说只是自动化的设备,要将它称为“人”,它必须具备两个要素。第一是感知能力,像人一样能够感知操作对象的不同,感知工件的一致性不同,工件种类不同,工艺的要求不同。第二,它要像人一样要有大脑,能思考,根据物件的不同,能够选择哪一种作业程序,完成作业要求。埃夫特重点提高机器人的智能作业技术,也就是给机器人装上眼睛和大脑。眼睛感光就是视觉,大脑就是未来的智能工艺专家系统。
问题:机器人行业竞争激烈,埃夫特如何应对?
游玮:现在的工业机器人,都是按我们预设的轨迹运转,让机器人去高精度地重复作业,但这种作业不适合中国广大中小企业用机器人的要求。中国广大中小企业除了一次性投资很高之外,痛点在于它用机器人会带来很多运营成本,甚至可以说,被自动化所绑架。一些中小企业,花大量资金建一条生产线,但它没有专业团队去维护,而且工件的一致性很差,工件的种类很多,导致每一个工件都需要编程,但编程人员非常稀少,同时只会机器人编程还不够,还要有既懂工艺又懂编程的技术人员进行作业,这样的人更加紧缺。中小企业必须要花钱去养一个专业化团队,维护这生产线,这就带来很高的运营成本。
特别是在中国,单件、小批量、柔性化制造比较多,未来这种C2M(顾客对工厂)的制造方式是不行的,因为如果机器人变得很复杂、很难用,而且每次换产的时候,都要很高的技能去编程,这会阻碍广大中小企业用机器人,省人不省心,虽然替换了人,但还需要请专业团队去维护机器人,门槛非常高。
让机器人变得更易用、更智能,使用机器人就像用普通手机代替单反相机那样,可以让每一个人都变成摄影师,所有的人都会操作机器人,不存在后期使用门槛,这是我们未来努力的方向,就是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和智能感知技术,将机器人的使用门槛彻底降低。
同时,我们要将高端工程师的专业知识代码化、程序化,形成一个智能专家系统,上传到云端,再通过高速互联网将这些知识进行分享,让每一个终端用户都能享受到这些高水平的技术知识,才能使机器人应用真正落到广大中小企业。这样,中小企业使用机器人水平的高低,就不依赖公司自身机器人工程师的水平,而是依赖于云端的智能化机器人工艺的服务。
本土机器人市场与未来
问题:中国本土机器人市场有何特质?
游玮:中国未来的机器人市场主要在一般工业,或者叫通用工业。因为机器人最早应用在标准化程度比较高的汽车、电子这些行业,这些行业目前被国外机器人品牌垄断了,国内机器人公司要想进入这些行业,门槛是非常高的,因为采购成本大大高于别人,品牌又没有优势。
中国除了像标准化程度比较高的汽车行业和电子行业之外,还有铸造、金加工、陶瓷、卫浴、家具、制鞋、酿酒发酵、食品,以及家电这些一般工业,这些行业才是我们自主品牌机器人真正可以掘金的蓝海。这些行业的机器人需求现在大家还无法认识,原因在于我们现在的机器人还不能满足这些行业的特殊要求,因为这些行业存在同品种小批量的问题,同时产品的一致性很差,前道工序存在很多的多样性。如果我们要进入这些行业,就要突破这些技术。同时这些企业里面,大量都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不像大型企业那样拥有强大的设备维护团队,智能技术是进入这些行业必须要做的事。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的蓝海在于广大中小企业,如何抓住这一块市场是本土机器人的出路。
问题:与外企竞争是否要靠后期服务,还是有其他办法?
游玮:肯定要基于服务。要进入一般的中小企业,必须降低后期使用门槛,解决企业的后顾之忧,使它感到不被自动化所绑架。如果要提高这种服务,必须基于现在的互联网技术。我们在云端有一个工艺专家系统,所有工件要求可以上传到云端供用户自动搜索,以前有没有做过类似特征的工件,有的话程序自动下载,就不需要它在现场找工程师去编程,维护人员的编程要求会大幅降低。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大大降低技术的使用门槛。但如果不是通过互联网,我就得派很多工程师,到每个终端去服务,对任何一个机器人企业来说这都是不现实的,成本非常高,只有通过互联网、云端的服务技术,才能使我们的服务成本降低,服务效率提升,响应速度更快。
问题:埃夫特技术与外企比起来,差距在哪里?
游玮:埃夫特的机器人与国外竞争对手相比,性能没什么区别,因为核心部件和解决方案类似,差距在于外企是多年的标准化作业,积累了很长时间,我们在功能性、工艺性上没有它们那么强。所以在一般工业领域,我们要抢先积累这些工艺,譬如我们的机器人在陶瓷、卫浴行业的使用量超过任何一家外企。
另外,机器人的可靠性需要大量应用来验证,以不断提升。国外有几十万台机器人在市面上,有大量的数据可以支撑机器人生产企业做后期改型,以提高可靠性,而国产机器人刚刚开始,需要不断进行应用验证,有个不断提升质量的过程。当然后期我们也会快速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快这种应用的验证周期。早期的机器人卖出去之后,故障信息收集来自它的渠道商、代理商、集成商,包括终端客户的自动反馈。这存在失效和沟通缺乏完备性的问题。而现在,所有机器人都加载3G模块,机器人售出之后,我们通过互联网技术进行远程数据采集、远程数据诊断,可以从客户的现场第一时间知道机器人的状态,不断收集相关信息,快速提升我们机器人的可靠性。有一个准确的、可靠的、可信的数据反馈通道,这可以缩短我们提高可靠性的时间。
问题:外企会不会也用云端做售后服务?
游玮:会,但是在云层面的竞争,比我们在传统领域去追赶外企的机会更大。因为在这个领域,大家起点差不多,互联网技术拉近了我们国内与国外科技的差距。云计算、深度学习、人工智能这些技术都刚起步,在这个领域我们是有弯道超车的可能的。我们不是埃夫特一个人在战斗,我们本身也有很多国外的团队,明年(2016年)我们会在美国设立一个人工智能、机器人智能作业机构的研发中心,其实也是为将来做布局和储备,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相信我们会有机会。
问题:未来机器人竞争的点不在关键零部件?
游玮:机器人的核心部件分两块,一块是软件,涉及智能化,作业的智能化,包括感知、推理、专家系统;另一块就是系统本身的性能,涉及精度、效率、刚性,这部分就是核心零部件的问题。埃夫特实际上从2008年就想做核心零部件。每一个核心零部件都是很细分的学科,需要很专业的团队来支撑。埃夫特跟国内外最好的团队合作,而不是自己从头做到尾都做。我们在零部件方面有很多好的国内合作伙伴,帮我们做国产零部件的布局,同时,由于我们跟国产零部件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国外零部件供应商也在主动给我们降价。
如果我们一开始就去做国产零部件,因为国产机器人的品牌是非常脆弱的,如果国产零部件做得不可靠,把不靠谱的零部件放到一个刚刚诞生的品牌上,这对国产机器人品牌就是毁灭性打击。而且一旦用了之后就是不归路,你不可能回来,换回来就承认你自己的零部件技术不行。所以我们的思路是,给国产零部件合作伙伴足够的时间,我们先在小范围试用,譬如到与我们关系较好、容忍度比较高的客户那里去试用国产零部件,等它们真正验证靠谱了,再逐步大比例地去替换。
问题:这么说,软件应该和硬件差不多重要?
游玮:软件部分,分若干层级,底层像运动控制、伺服控制,我们有很好的解决方案。这部分自己做的意义不大,因为国外做得很成熟,再做十年跟人家做三十年的效果可能差不多,而且现在有很多可以选择的方案。创新首先是一个集成,集成之后形成增量部分,增量部分在于工艺层、智能感知、工艺这块,像人一样去思考,可以指挥手臂进行动作,但手臂具体怎么动作、软件算法等,我们有国内外现成平台进行整合,但是工艺这块大家都没有,我们可以将自己的knowhow(技术诀窍)、自己的特色加进去。底层这块技术,大家都差不多,你再去研发,研发出来还是差不多。不会形成增量,这就不是我们的重点。我们的重点是做大家现在没有的那部分东西。
问题:客户对埃夫特机器人的反馈如何?
游玮:埃夫特早期的机器人到客户的现场之后,坦率地说,还是出现了很多问题。这些前期的问题对我们来说就是最宝贵的财富,因为工艺问题、灵活度问题、可靠性问题、功能性问题都对我们的设计反馈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但现在随着一些行业我们逐步地做深,逐步趋于稳定,有些客户已经把我们作为行业标配,比如我们的陶瓷喷釉机器人,现在前十大的卫浴厂,有七八家都在用我们的机器人喷釉。现在我们很多客户都是集成商和渠道商,这些集成商和渠道商在埃夫特的发展过程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它们是用机器人的,埃夫特是造机器人的,用机器人的对造机器人的有绝对的话语权,在对机器人的功能、可靠性的判断方面,会给我们提供很多有用的指导意见。
早期跟我们走过来的集成商都有非常好的技术水平,因为我们的机器人早期功能有种种缺陷,不完善,它能把我们的机器人用好,而且在行业里面扎根下去,形成标准,说明它本身技术实力非常高。ABB(电力和自动化技术领域的全球性领导企业,总部位于瑞士苏黎世——编注)的集成商很多,因为ABB的机器人很稳定很可靠,功能都是现成的,直接去用就行了,而我们的机器人很多都要联合开发。集成商一定需要很强大的技术支撑,能看到我们的问题,甚至跟我们一起去解决问题,才能把我们的机器人真正深入地应用到行业中。
如何走出实验室
问题:你们早期是如何走出实验室的?
游玮:机器人必须要用,如果不用,永远是实验室的样机,所以早期奇瑞汽车生产线的大规模使用,使我们从实验室产品、样机变成商品,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因为汽车行业对机器人的可靠性要求非常高,早期奇瑞的应用奠定了埃夫特产品设计的一个理念,包括可靠性的验证。但是汽车行业的应用比较单一,所以下一步要做的是功能性的问题。
问题:你们团队很年轻,团队来源是怎样的?
游玮:由于海外收购,还有90名外籍工程师。在意大利两个地方。
问题:国内外研发团队如何分工?
游玮:未来的研发会走全球协同研发机制。埃夫特本部的国内研发工程团队主要做产品化、工程化以及应用程序的开发。欧洲团队做一些前端研发,如面向工业机器人具体细分市场的前端研发,应用层算法、智能算法的研发。我们在美国将要建的一个团队主要做最前沿的人工技术、云技术、专家系统、模式识别、深度学习的研发,它们输入来自欧洲那边的工艺经验的数据库的积累。
问题:您办公室里这块“锲而不舍”的牌匾有什么寓意吗?
游玮:这个行业太难了,如果没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我估计大家都很难坚持下去。坦率地说,国产机器人目前没有什么附加值,没有什么利润,因为这个行业还在培育、投入。未来机器人真正的附加值在于服务,后期可能不是去卖机器人,而是去卖服务,甚至企业会去租一个机器人。要进一步降低中小企业买机器人的门槛。像有些行业,像福建南安做水龙头的,几千家企业,每个都是两三个人的作坊,你不可能让它去买机器人,最合理的方式就是租给它机器人。甚至我们在当地设立一个示范车间,提供来料加工的代工服务,卖服务就会产生附加值,这个附加值要比我们卖机器人高很多。